跳過廣告...
郭台銘身價70億美元! 登富比士台灣首富
字級:
A+
A-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6日公布的富比士排行榜中,以70億美元身價成為台灣首富。而近期郭台銘的大健康事業又邁進了一大步,以鋐維公司名義投資50億元入股台康生技,成為台康持股18.56%的最大股東。至於鴻海集團方面,則是符合董事長劉揚偉所說「第1季開了好年」的看法,三月和第一季營收雙雙創下同期新高。

富比士2021年 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出爐,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以70億美元,約台幣1994億元的身價,重回台灣首富寶座!在全球排名第369名。卸下董事長身分的郭台銘,近期積極布局健康事業。



鴻海創辦人 郭台銘(04.04):「我現在專門在做健康的產業,下一代過幾天你們看,我們還會有很多新的宣布。」

日前才預告將有大消息宣布,6日郭台銘就以個人持有的鋐維公司名義投資50億元入股台康生技,成為台康持股18.56%的最大股東,台康7日開盤隨即漲停來到129元,漲幅9.79%,成交167張,還有超過萬張以漲停板價和市價委託買進。

鴻海創辦人 郭台銘(04.04):「(台灣)生技人才質跟量還有過去在美國、全世界各地的這些(耕耘),我覺得整合起來,台灣的生技產業也像明日的這個台積電一樣綻放光芒。」

郭台銘信心滿滿,要打造生技界的台積電,不過分析師指出,和電子業比起來,生技投資比較漫長,需要長遠布局,而至於鴻海集團方面,受惠高階iPhone需求暢旺、SONY的PS5熱賣以及雲端網路設備需求熱絡,3月營收來到4412.1億元,月增近10%,年增26.9%,一舉帶動首季營收衝上1.34兆元,年增約44.5%,雙雙創下同期新高,更優於法說會預期。

亞洲投顧分析師 鄭偉群:「理論上(鴻海營收)就是合乎正常,因為去年第一季來說,你看到大家都受疫情影響,所有的(企業)一個營收都不好,外資也是對鴻海在車用布局也是非常的看好,那他們也預估說,到2023年它的毛利率要成長到10%,甚至在整體的營收要大幅的成長。」

鴻海在郭台銘交棒後,仍舊寫下史上最強第一季,分析師也提醒,鴻海在未來除了消費性電子產品之外,在車用市場的表現也值得後續觀察。(記者劉至柔、顏連凱/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8吋晶圓供不應求!代工競標每片衝1千美元
字級:
A+
A-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狀況堪稱前所未見,也出現競標的方式爭取料源,市場傳出,近期一批0.13微米8吋產能由大陸IC設計廠得標,每片價格達1000美元,是近十年來新高價。不過分析師認為,通常一片8吋晶圓約600至700美元,出價上千美元應該是個案,但還是凸顯產能供不應求,加上報價上揚,法人看好晶圓雙雄台積電和聯電,三月營收將同步攻頂。晶圓廠產線員工加班趕製已成常態,5G應用崛起,尤其車用晶片緊繃,業者都在積極建立庫存,導致半導體供不應求盛況,其中又以8吋最缺,業界瘋狂競標產能,並傳出近期一批0.13微米8吋產能競標得標價,每片竟然高達1000美元,不僅比已調漲後業界牌價高出四成之多,更是近十年新高價。



光電協進會特約研究顧問柴煥欣:「在產能增加有限,但是在需求卻呈現倍數增加的情況下,其實我們可以看到8吋晶圓的代工價格逐季往上調整,甚至會因為產品組合的改善,然後呈現一個逐季往上調整的狀況,實際上是可以預期到的事情。」

對於市場傳聞,相關晶圓代工廠均不評論單一訊息,不過也有IC設計業者指出,目前晶圓代工廠給客戶價格,一片8吋約600至700美元,若出價上千美元,推測應該為少數產品,但受惠於報價上揚,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法人看好台積電以首季財測估算,三月營收約將介於1216.82億元至1300.67億元之間,而聯電三月營收可望達160億元以上,再次改寫新高。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3.25):「現在有個非常嚴重叫做結構性的問題,現在汽車自動化 AI IOT 5G它需要的這些東西,並不需要最尖端,它需要這個區塊,沒有產能完全沒有產能,半導體製造業我們離不開台灣的啦。」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研究報告指出,先進製程的晶片製造工廠100%位在亞洲,而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晶圓代工產業則佔了其中的92%,並且預估若台灣因故有一年的時間無法生產晶片,將為全球帶來5000億美元,約合台幣14兆的損失,且全球電子供應鏈也將會因此直接停擺,顯示台灣在全球電子產業佔有極關鍵地位。(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啖車用商機 SK海力士傳與博世簽10年長約
字級:
A+
A-

隨著車聯網發展,車用記憶體需求增加,各家大廠積極布局,全球第二大 記憶體廠SK海力士,6日傳出即將和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大廠博世集團簽署長期協議,提供10年以上的車用記憶體晶片,產業專家指出,預期未來,IDM大廠和各界的合作關係將會越來越緊密。不過近期因為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美國汽車業團體也警告,今年汽車產量恐怕將減少128萬輛,希望拜登政府能夠提供資金,協助廠商度過難關。YouTube頻道 REC Anything:「現在的燈號變換倒數預測下一個綠燈,會跳出訊息並給予低延遲提醒指示,車聯網技術可以增加行車中的訊息。」



紅燈停綠燈行,前進轉彎都自動提醒!現在車聯網功能越來越齊全,加上自駕技術也日益普及,汽車在晶片上的需求也持續增加,各家大廠都瞄準車用晶片商機,全球第二大記憶體廠 SK 海力士最新就傳出要和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大廠博世集團簽署長期協議,提供10年以上車用記憶體晶片。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IDM大廠跟其他半導體廠合作關係將會越來越緊密,未來半導體廠在車用半導體勝出的一個關鍵,將會是在先進製程的導入速度,以及對車用半導體產能掌握度。」

對這項消息,SK海力士拒絕回應,博世也沒有立即發表評論,不過如果敲定,將成為SK海力士的第一個長期車用晶片夥伴,未來也可望吸引更多訂單,產業專家指出,現階段車用記憶體需求不高,2019年占整體市場比重不到2%,不過未來三年需求爆發,年複合成長率超過30%,因此國內外廠商都積極佈局,SK 海力士目前已經和汽車供應商馬牌集團以及現代摩比斯建立車用記憶體合作關係,台廠則以多元完整產品線的優勢搶攻市場。

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110.03.31):「隨著全球汽車製造業開始復甦,每輛車記憶體和儲存容量持續成長,車用晶片營收連續第2個季度創歷史新高。」

車用晶片龍頭的記憶體大廠美光日前表示,目前產品供不應求,不過短缺情況延續,美國的汽車業團體也向政府發出求救訊號。

WION主播:「美國汽車業團體請求政府協助,警告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恐導致今年汽車產量減少128萬輛,並影響未來6個月的生產。」

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成員,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福斯汽車、豐田汽車和現代汽車等等大廠,集體呼籲拜登政府,美國商務部在擬議的草案當中部分資金應該用於增加產能,讓汽車業減輕晶片短缺的影響風險。(記者劉至柔、顏連凱/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